□《面館免費讓獨居老太吃飯》追蹤
亞心網訊(記者 余夢凡)“真是沒想到,只是給一位老人提供了一碗面而已,竟然會引起這么多人關注。”11月20日,在烏市人民路玖盛德堿面館,近日被網民熱贊的面館老板陳國忠說,“今天來吃面的人比原來多,有很多是看了新聞后專程來吃面的。”
本網11月18日刊發的“面館免費讓獨居老太吃飯大半年”(詳情點擊)的報道,讓陳國忠和他的堿面館出了名,人民日報、央視新聞等全國多家媒體官方微博都對此新聞進行了轉發,網民轉載和點贊的數量當天過萬,一位網民留言:“中國好面館,為這樣的老板,贊一個!”
“她一兩天不來,我們就擔心”
“有一天中午吃飯高峰,正忙著,一名顧客問我,你就是送面的那個老板嗎?我支持你。”陳國忠回憶說,這兩天好幾名顧客對他說了類似鼓勵的話。
陳國忠今年49歲,是在新疆出生的甘肅籍人,家里有9個兄弟姐妹,他在男孩里排行老六,在面館打工的年輕人都叫他“六叔”。
“我們家的人做飯都好吃,尤其是臊子面,于是幾個兄弟一商量,就開起了堿面館。”陳國忠說。
玖盛德堿面館一共有24張桌子,每次老太太來的時候會挑最靠近門的那張坐下,“她來了,如果看我正忙著,就遠遠看我一眼,那個意思好像就是,你忙,我等著,這老太太挺有意思的。”
陳國忠現在還記得劉老太今年3月第一次進店吃飯的情景:一位個子不高的老太太穿著不合身的衣服,提著廢品進來到處轉悠,看到客人桌上的飯菜,上手就抓著吃,“我假裝嚇唬她,‘你要是不聽話,就不給你飯吃了。’她現在可聽話了,進門前先把撿的東西放在門口,然后進來洗手,找個空座坐下,靜靜等服務員把飯端上來。”
陳國忠和店員漸漸跟劉老太熟了,每次劉老太來,大家不忙的時候就過來跟她聊天。“她說自己一個人住,家里不做飯。”陳國忠說,老人家一兩天不來,他們就擔心出啥事了,“她一出現,我們就安心了。”
每次見到劉老太,陳國忠都要問老人去哪兒了,吃飯沒有,而老人也總是喊肚子餓,“她像孩子一樣淘氣,每次吃別人剩下的東西被我發現,我就跟她說‘再這樣就不許你吃飯了啊。’她裝著聽不見,但如果我說‘骨頭煮好了,要不要?’她馬上說‘我能不能咬得動呀?’”
“老人家有她的苦衷”
父母3年前先后因病去世,這讓陳國忠看到別的老人時,多少有些感慨:“一碗面就十幾元,但很少有老年人來吃,老人是舍不得花錢啊!每當看到有兒女帶著白發蒼蒼的父母來店里吃飯,都很感動。有些家長帶著小孩來吃面,兩碗太多,通常只要一碗。我和服務員交代過,只要是大人帶孩子來,直接加一份面,再另外盛一小碗湯給孩子,這樣大人、小孩都能吃飽。”
有人告訴陳國忠,劉老太并不是身無分文,每個月可以領到一些五七工的補助。“即便她有補貼工資,撿廢品也能賣點錢,一個老人獨居,這么大年紀了,總會有她的顧慮,生病了或者有急事,這些都需要錢。”陳國忠說,店里有顧客給她錢,她從來不要,別人給她買一碗面,她都要鞠躬說一聲感謝,“這樣的人,不會騙一碗面吃,我想老人家有她的苦衷吧。”
“這碗面,她啥時來吃都有。”陳國忠擔心地說,老人已經幾天沒來了,去敲門給她送面也沒人應,不知道她一個人在家是不是出了什么事,心里很著急。”
這兩天,陳國忠讓店員一早一晚去老太太家看看,敲門,一直無人應,“以前她從不會這樣好幾天不來,我想找找社區,找找老太太”。
11月20日下午和晚上,記者多次來到劉老太家門口,防盜門開著,敲門沒人應答。據鄰居反映,老太太出遠門都會把防盜門鎖起來。在解放南路街道山西巷社區,記者了解到,劉老太的年紀并非她自己所說的72歲,而是已年過八旬,社區一位工作人員說:“老人一人獨居,擔心家中廢品堆積引起安全隱患,社區經常去老人家幫著清理房間。”
“老太太白天一般都不在家,我們會過去看看的。”社區工作人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