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2月19日訊 今年新的旅游法出臺頒布實施,給國內旅游市場帶來一系列新的變化,如何認知把握,加快發展,對企業是很重要的一個點。
最近,峨眉山掌門人馬元祝再發新論,由于經濟社會各方面的變革,中國旅游開始呈現六大發展趨勢:
一是游客由團隊化向散客化轉變,隨著我們國內的人均GDP已經突破6000美元,旅游的散客已經占到旅游市場的90%以上次。
二是游客的消費需求已經由“走馬觀花”向“深度旅游”躍進,由“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追求更加便捷、多元、個性化和高品質的旅游產品和服務。
三是旅游目的地由散點接待向全域接待轉變。由涉及“吃住行游購娛”的“小旅游時期”轉向關聯城市和景區經營管理水平、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體系的“大旅游時代”。景區要把握國民大眾需求市場的變化,通過商業研發、自主創新,培育打造以游客滿意度為指向的,結構更加優化的綜合服務體。
四是旅游產業由單一的門票索道傳統模式轉向“旅游+地產”、“旅游+文化”、“旅游+金融”的業態融合、業態創新等多元發展模式。 旅游金融體,既可以實現旅游企業內部資金融通,又可以讓旅游企業借助金融手段,實現產業鏈縱向整合和擴張。
五是旅游經濟開始由實體經濟轉向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網絡旅游時代。“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旅游”模式已成為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形態。攜程正是 “網絡+酒店+航空公司+景區+旅游線路”的全產業要素融合發展模式。
六是旅游企業加快由重資產發展方式向輕資產發展方式轉變。全國20大旅游集團中,以輕資產為主有10個。
這六大發展趨勢充分凸顯出我國的旅游產業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開始進入了黃金發展期,進入了戰略機遇期,同時進入了結構調整期。
近幾年,峨眉山實踐中得到檢驗,旅游發展步入快車道,可今年突如其來的地震和洪災,破壞了其增長勢頭。認清旅游產業發展的新形勢、新趨勢,有的放矢、乘勢而進,峨眉山掌門人馬元祝繼續領銜,積極引領峨眉山旅游的產業創新升級,在體制機制、管理經營上不斷地深化改革,產品完善、產業拓展上不斷地優化創新。
馬元祝,高級經濟師,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樂山市政府顧問,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副會長,峨眉山樂山大佛旅游集團總公司董事長,峨眉山旅游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