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1月20日訊 記者從福建省泰寧旅游管委會獲悉,近年來,泰寧縣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鼓勵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為農村富裕勞動力帶來了更多的創業機會,通過以旅帶農、以旅富農,使農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也讓廣大農民積極參與旅游,更多地分享旅游發展的成果。
一是讓旅游成為農民創業就業的舞臺
設立旅游創業孵化園,鼓勵和引導農村富余勞動力廣泛投身“游、購、娛、吃、住、行”等旅游要素行業,全縣農民直接從業旅游人員突破8000多人。主要是引導農民參與景點開發,發展各類旅行社、旅游運輸客運、特色旅游商品和休閑娛樂項目。鼓勵支持農民創辦家庭餐館、家庭旅社、民宿客棧,在城區和景區周邊的家庭旅館共有148戶,床位達2526張,占全縣總床位的37.6%。
二是讓旅游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平臺
旅游帶動了農民創業就業,大大拓寬了農民收入渠道,促進增收致富。在工資性收入方面,導游、船工等旅游從業人員年工資性收入在3萬元左右。在經營性收入方面,以家庭賓館為例,經營狀況屬中等偏上,年經營收入超過10萬元,一般在5萬元左右。在股份分紅收入方面,水際村“三大協會”,家庭旅館協會每戶每年可分紅5-8萬元,游船協會每個座位每年分紅2000-3000元,漁業協會每股每年分紅3500-3800元。以往的省級貧困村水際村,變成了如今的“戶戶搞旅游、家家住洋房、人人好日子”的喜人局面。
三是讓旅游成為農業產業轉型的展臺
以“產業興、百姓富”為目標,突出生態休閑、度假和體驗農村生活,促進傳統農業向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發展。按照“漁悅水際、鷺嬉南會、花樣音山、水趣崇際、耕讀李家”的定位,精心打造旅游專業村“五朵金花”,以此為基礎示范帶動傳統農業圍繞旅游轉型發展。目前,發展森林人家65處,休閑觀光農業項目86個,農家樂78家,先后建設了金湖灣度假村、瑤坪生態觀光園、生態鹿園、神后垅現代農業園等一批投資上千萬的項目。(冷竹 黃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