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雖然話題聽起來“不政治”,但即使在西方輿論眼中,達賴赴美也是極具政治性的舉動。英國廣播公司(BBC)21日專門解釋了海 登提及的“中間道路”概念,稱此概念由達賴提出,指的是在解決西藏問題過程中,西藏人既不接受西藏在目前中國所處的地位和狀態,也不尋求“西藏獨立”,
而是在中國框架內尋求“大藏區自治”。達賴提出的“大藏區”包括西藏周邊諸多省份,總面積占中國領土1/4。中國相關官員已表示,所謂“中間道路”不過是分兩步走推進“藏獨”。
“美中之間出現新的不和諧”,德國《世界報》21日這樣說。文章對奧巴馬一方面表示“不支持藏獨”,同時卻要冒風險會見達賴表示不解,并猜測美 國此舉可能是為對“中國西藏地區人權狀況惡化”表示關注。路透社稱,白宮宣布奧巴馬會見達賴時中美關系正處在微妙時刻,美國對于中國在東海和南海爭端中表 現得咄咄逼人感到不安,搬出“亞太再平衡”戰略應對中國,同時美中又在許多國際問題的解決上相互需要。但文章認為,雖然中國外交部21日的警告措辭強硬, 但從奧巴馬以往會見達賴的歷史看,中方除發表些“可以預料的言論”,對美國并無實質性報復行動,顯然北京不希望中美關系緊張。
“我想奧巴馬這次見達賴的背后至少有3個理由。”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21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分析道,其一,美國今年面 臨中期選舉,從當前看,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勢頭都不怎么樣,奧巴馬見達賴是在“打選舉牌”;其二,去年中國外交總體而言比美國風光、出色,美國一些人咽不 下這口氣,在盤算用一些手段報復中國一下,如賣臺灣一些武器、在中國周邊國家攪黃它們與中國的合同等,給中國添堵;其三,美國想給達賴集團打打氣。 2011年3月,達賴導演“退休”劇本,其后,達賴集團在國際上的影響迅速下滑,士氣受打擊,美國想借奧巴馬見達賴提升一下該集團的士氣。金燦榮認為,奧 巴馬執意如此反映了兩個問題,一是中美關系的兩面性,二是美國沒原來有底氣了,美國對中國可打的牌在減少。
俄《莫斯科共青團員報》認為,奧巴馬很可能是為提升在國內的聲譽才執意見達賴。網民“戈涅拉洛娃”在該報網站留言說,“奧巴馬就算見的 是上帝,現在也幫不了他”。網民“亞歷山大”說,中國應用經濟手段報復美國,卡梅倫會見達賴后中國收拾過英國,這一次也該讓美國人接受教訓。
21日,英國媒體在報道奧巴馬見達賴時也或多或少提及卡梅倫和中英間那段不快。《每日電訊報》稱,卡梅倫和副首相克萊格2012年5月 會見達賴,結果是中英關系陷入18個月的“深度極寒”,文章稱,中國已將達賴定性為“謀求西藏獨立的國家敵人”,任何外國領導人會見他都將“付出代價”。
昨天早上,美國陸軍參謀長奧迪爾諾到訪北京,在中國國防部受到隆重的軍禮歡迎。據悉,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上將昨天下午在八一大樓會見奧迪爾諾時說,中美關系正處于新的歷史起點上。他還就美國總統奧巴馬擬會見達賴表明了我方嚴正立場。
在奧迪爾諾來華前,華盛頓高官近期針對東海和南海問題頻繁表態,對華施壓。奧迪爾諾的海軍同僚、美國太平洋艦隊信息情報作戰副主任法內爾還發表驚人言論,稱中國去年海上軍演的目的是為發動閃電戰,消滅東海日軍。
據英國《衛報》報道,因為法內爾的言論,美國五角大樓發言人卡比受到媒體追問,但他拒絕評論法內爾的言論是否合適,稱“那些是他的個人 言論”。卡比還說,五角大樓希望與中國軍隊保持更緊密關系,“我可以告訴你們的是,國防部長哈格爾相信中國和平、繁榮崛起對這一地區甚至整個世界都有 利。”
20日,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出席美國進步中心舉辦的《中美關系:邁向新型大國關系》研究報告發布儀式。他在致辭時發表了一番在外界看 來對美國相當強硬的言論,作為對美國政府官員近來不斷出言批評中國的回擊。崔天凱說,美國現在仍是世界上實力最強和最大的國家,多年后將依然如此,美國在 亞太地區有重大利益,也不會離開亞太地區,中方“歡迎美國在亞太地區發揮建設性作用”。另一方面,中國歷來是亞太國家,亞洲大陸的地理中心就在中國,中國 在亞太的時間遠長于整個美國歷史。可以說,中美在亞太地區均非“天外來客”,但毫無疑問“中國比美國更加土生土長”。
“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企圖犧牲中國合法權益操縱地區事務的做法都行不通,不利于亞太地區的繁榮與穩定,最終對各方無益。”崔天凱說。【環球時報駐美國、日本、德國特派特約記者 陳一鳴 廖政軍李珍青木環球時報記者崔杰通劉洋陳一柳玉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