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2月27日訊 記者從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旅游事業局獲悉,至目前,長汀縣庵杰鄉大力推進汀江源·客家文化生態旅游區建設已取得初步成效。通過密植綠竹、水楊柳、櫻花等涵養水源植物及觀光植物,使汀江源兩岸成為名副其實的“多彩長廊”。此外,庵杰鄉還建設了污水收集與處理設施、垃圾中轉站等,并籌資200萬元建設游客接待中心、客家源農產品展示中心、生態停車場,“天下客家第一漂”旅游項目也正穩步推進。一系列建設打造工作,日漸展示了汀江生態經濟走廊的獨特魅力。
長汀縣庵杰鄉是全世界1.2億客家人的母親河——汀江的發源地,國家級生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客家之源、生態之鄉、旅游勝地”。有全國僅有的江河穿洞自然景觀——“獨我龍門跨汀江”;有久負盛名的閩西佛教發源地——八寶峰;還有全縣第一高峰——大悲山、千畝紅豆杉群等名勝古跡,客家文化底蘊深厚,生態環境優越,旅游資源豐富。去年來,長汀縣庵杰鄉圍繞汀江生態經濟走廊建設規劃定位,依托客家母親河之源、國家級生態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三大“品牌”優勢,以保護“天下客家第一源”為切入點,以打造“天下客家第一漂”為突破口,以建設“客家生態第一村”為載體,重點做好“生態美”與“百姓富”兩篇文章。經過半年多的努力,從實施“管林、治水、美村”三大工程入手,穩步推進汀江生態經濟走廊建設,做活“山上、大田、旅游”三篇文章,初步實現了汀江源生態美、百姓富的目標。(冷竹 李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