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姑娘已經迫不及待地來到京城。
今天上午,記者從北京市氣象局獲悉,3月14日至昨天,北京的日平均氣溫已連續5天穩定超過10℃達到入春“標準線”,3月14日起京城便踏入春天的門檻。
據歷史資料分析,這是京城自2002年以來入春最早的一年。
時間 3月14日為“初步”入春日
在民間,人們把每年3、4、5三個月視作春季,事實上在氣象學上入春有嚴格的定義,即連續5天日平均氣溫穩定通過10℃又低于22℃才算是進入春天,5天中的第一天即為入春日。
據北京市氣象局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陳大剛介紹,自3月14日至昨天,北京的日平均氣溫分別為11.7℃、12.7℃、11.7℃、12.7℃和12.3℃,這一數據已經超過10℃的入春“標準線”,因此可以說3月14日已“初步”入春。
分析 冷空氣太“柔弱”為春天讓路
通過歷史資料查詢,記者發現今年是自2002年以來入春最早的一年。但陳大剛認為,雖然今年春天來得較早,但也屬于正常。縱觀2000年以來,只有2009年和2013年的入春拖到了4月,其他年份京城均在3月便完成了入春儀式。
據陳大剛介紹,今年春天提早來京城報到的主要原因是去年入冬以來冷空氣勢力較弱所致。
但與往年不同的是,這個冬季的氣溫走的是“前暖后冷”路線,截至1月底,本市的平均氣溫是-2.1℃,比常年偏高1.8℃。2月份之后,氣溫又大唱反調,月平均氣溫為-1.9℃比常年-1.4℃偏低了0.5℃。即便是“不走尋常路”,這個冬天也是不折不扣的暖冬。據陳大剛分析,這個冬季的平均氣溫為-2.6℃,比常年的-3.9℃偏高了1.3℃。
由于冷空氣不強勢,進入三月后北京的氣溫又“高調”起來,平均氣溫達6.4℃,比常年的5.1℃偏高1.3℃。如此一來,便催快了入春的腳步。
專家介紹,從去年起,如果初步入春后氣溫出現反復,冬季“復辟”,還要對比冬季的時間長短,有可能還會調整最終入春的時間。
最終修訂值會在春天過完之后“拍板”。
今天由于云層較厚光照不強有小幅度降溫,市民擔心今年春天會遭遇倒春寒。
據了解,倒春寒是指初春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氣象學中,受較強冷空氣頻繁襲擊后,氣溫下降較快,并持續時間長達1-2個星期以上的前暖后冷才稱作“倒春寒”。據目前氣象資料分析,冷空氣勢力較弱,出現倒春寒的可能性不大。
是否告別霧霾迎來沙塵?
據氣象專家解釋,隨著氣溫回升,空氣的擴散速度加快,大氣比冬天的時候更加活躍,空氣流動性好因此不容易形成霧霾天。
《法制晚報》記者統計去年入春前后的污染天數發現,3、4月份的污染天數和平時相比并沒有特殊多也沒有特殊少。為此,環保專家告訴記者,每年進入3月份,就進入了沙塵季。
這個季節,土地化凍,但是農作物又沒有及時補種,所以風吹過裸露的土地容易起揚沙,而主要污染物質PM10也容易替代PM2.5。
去年3月,18天污染天,13天優良天。其中,3個一級優的天。中度至重度污染以上9天。其中,連續三天重度污染過程2次。
去年4月, 13個污染天,17個優良天,其中4個一級棒天。中度至重度污染天為4個,嚴重污染天為0,連續重度污染天為0。
但據預測,今年春天北京的沙塵天氣不會太多,約有兩三次。因為沙源地蒙古、內蒙古等地的植被總體長勢不錯,預計不會頻繁引起沙塵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