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旅游霧霾險”一面市就獲得了游客歡迎。3月20日,推出此保險的攜程旅行網發布信息,產品上線首日即獲得游客咨詢和購買,第一單購買的游客來自上海,旅游目的地為北京。分析認為,從各地的空氣指數歷史數據來看,旅游“霧霾險”門檻低、獲賠幾率較高,部分目的地城市或有超過30%的幾率。
3月18日,旅游霧霾險在攜程網上一經推出就有很多客人咨詢,一天內已經有多個購買訂單,銷量上漲很快。拿下第一單的客人是三位上海到北京旅游的市民,預訂了“北京5日賞花團隊游”,4月21日到4月25日期間出行。從目前的訂單情況來看,購買客人年齡層覆蓋非常廣,從老年人到年輕人都有,年齡最大的是78歲,最小的是15歲。
根據此產品的規則,旅游者在攜程網上預訂團隊游、自由行等旅游產品時,都可以選擇“霧霾險”。在保險期限內,如果旅游者到達的目的地城市遭遇霧霾侵襲,并達到約定的空氣質量標準并停留不低于2天,將獲得保險公司的賠償。該保險售價10~15元一份,賠償標準每日50元。如果一次行程中有3天達到賠付條件,那么就是說投保10元可以獲賠150元。首批目的地包括6個著名旅游城市:北京、西安、哈爾濱、成都、廣州、上海。賠付標準是:北京、西安累計2天空氣指數超過200,成都、哈爾濱超過150,上海、廣州超過100。
旅游“霧霾險”到底是噱頭還是實際有保障?記者發現,此保險最大的特點是,創新性地將空氣質量指數(AQI)直接作為判定是否賠付的依據,而不需要身體不適等其他證明條件。而這些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經常超過該保險的規定值,賠付幾率比較大。以歷史數據2014年2月為例:北京空氣指數達到200以上的天數為11天,占到當月天數39%;上海空氣指數達到100以上的天數為8天,占到當月天數28%。也就是說約有30%的時間可以達到賠付條件。如果計劃去這些目的地旅游,加一份霧霾險看起來還是劃算的。
記者從攜程獲悉,因為該保險3月18日才上線,還沒有到客人的出行時間,所以暫時還沒有理賠案例出現。但最近一些城市的空氣質量受到霧霾影響,連續幾天都超過賠付標準,因此估計很快就會有理賠案例出現。
“我們開發旅游霧霾險的根本出發點是消費者需求。目前霧霾成為重大民生問題,民眾和旅游者對空氣質量非常關注,這一保險可以賠償因空氣質量影響旅游感受和體驗的損失,讓攜程的客戶得到更好的保障。此次首批目的地都是熱門旅游城市,同時它們不同程度受到霧霾的影響。一旦市場和消費者反饋良好,我們將與平安產險合作,覆蓋更多目的地城市和旅游者群體。”攜程旅游保險業務負責人表示。
“霧霾險”推出后詢問的客人很多,主要問題在賠付標準是什么,怎么申請理賠。目前,理賠流程是客人向保險公司報案后,提供理賠申請表、攜程度假行程單和身份證復印件,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保險公司就可以了。據了解,后續也會繼續簡化理賠流程,爭取做到自動理賠而不需客戶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