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引起旅行社“鯰魚效應”
2014-03-30 瀏覽:1124次
2014年,國家旅游局將旅游業發展主題定為“智慧旅游”,頓時“智慧旅游”成為了眾所周知的熱詞,我們看到,不少的景區紛紛使出智慧旅游營銷的招數,運用手機APP、微信、微博以及微電影進行營銷推廣,引發不少人關注。
然而,在旅行社圈內談智慧旅游的相對較少,難道旅行社跟智慧旅游4個字無緣嗎?事實上,智慧旅游的出現已經給旅行社行業帶來些“鯰魚效應”。
廣東中旅總經理鄒鋒告訴記者,智慧旅游的沖擊,讓更多旅行社紛紛“觸網”,建立起了自己的門戶網站,或在其他網站設置網店。目前,廣東中旅(深圳)旅行社除了建立自己的旅游網站,還借助第三方產品“欣內欣外“,將推動旅行社線上、線下業務的互動,打造一站式的旅游電子商務B2C平臺。
深圳海外國旅副總經理王濤認為,智慧旅游真正的智慧是如何更聰明地、更好地利用新興媒體開展營銷,提高營銷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例如,從去年開始,他們嘗試用微信平臺方式服務客人,如行前先通過微信發送景區圖片、資訊等讓客人提前介入了解當地人文民俗,同時在出團前一天就將各項出團信息發送給客人,免去客人逐個重復打電話的低效。
而國內最大的在線旅游超市——欣欣旅游網產品總監戴斌表示,雖然越來越多的旅行社在這一波智慧旅游大潮中,感受到了危機,但是在傳統旅行社眼中,“無線旅游”仍是其不愿輕易嘗試的新鮮事物。“目前,對于在線旅游市場,機票、酒店預訂的平臺定位清晰,發展至今,對游客來說已經不可或缺。根據我們的了解,旅行社手機客戶端還不多,商業模式尚不清晰。”
對此,業內普遍達成共識的是,從智慧旅游的發展來看,目前國內的“智慧旅游”還處于初級階段,距離真正意義上的“智慧”還有不小的距離,但是智慧旅游潛力巨大,能夠給旅行社帶來更多的創新發展思路,對于挖掘這一巨型‘蛋糕’旅行社行業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