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長假,濱湖新區廬州大道與環湖北路交口以南沿湖地帶,全長1.6公里、總面積32萬平方米、草地面積28萬平方米的岸上草原盛裝亮相,驚艷環巢湖。或體驗滑草的激情刺激,或體驗逍遙車的自在舒適,或體驗騎行的一路暢快,或體驗帳篷內的天倫之樂……游客盡享環巢湖生態美景。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吳存榮指出,巢湖不僅是合肥的一張最亮的名片,更是安徽形象的體現,要用愚公移山的精神,堅持長遠謀劃,一步一個腳印,謀劃好,修復好。市長張慶軍表示,巢湖的水環境、污染治理、生態修復關系全局,一定要有生態環保優先的理念。
行政區劃調整后,環巢湖生態治理深入推進,取得顯著成效,不僅巢湖水質逐步好轉,其優美的生態環境也成為環巢湖旅游的一道風景。
岸上草原觀賞大湖好風光
成片成片的草地,在高低起伏的地形中,顯得格外清新、壯觀。“岸上草原”依據原有地形地貌、溝塘河渠,進行堆山理水而建,非常注重對原生態濕地的保護和修復。草原上有7座小山丘、兩個內湖,內湖四周撒上了多個種類的花草種子,花草繁茂時,草原將會平添更多風韻。
站在其中一座小山丘上遠眺,渡江戰役紀念館、濱湖新區林立的高樓清晰可見,而巢湖岸邊垂柳依依、巢湖的大氣磅礴,也都令人心曠神怡。
賞完美景,游客還可以參加一些游樂項目,放松身心。山地滑草、草原風箏、熱氣球、室外婚禮嘉年華、自行車騎游等活動趣味十足。在草原的一個內湖里,水上嘉年華活動異常火熱,碰碰球、航模比賽等都是兒童喜愛的項目。五一假期,岸上草原游客絡繹不絕,客流如織,人們在大湖名城的良好生態環境里,體驗休閑旅游的樂趣。
圍堰濕地近睹名城新氣魄
五一小長假,在濱湖新區渡江戰役紀念館南側的巢湖圍堰濕地里,配套建設的觀城塔、觀湖塔、觀鳥塔、休息驛站等正式開放,成為游客爭相體驗的熱點。
觀湖塔深入巢湖深處,站在高9米的塔上放眼巢湖,水天一色、煙波浩渺的湖光美景盡收眼底。從湖面上吹來的微風,給人一種心曠神怡之感。閉上眼睛,靜靜聆聽湖水蕩漾的聲音,讓人瞬時忘卻了平日的勞累,心情為之舒暢。
記者獲悉,此次建設的巢湖圍堰濕地配套工程,沿巢湖沿岸從渡江戰役紀念館東側至徐河段,全長約1.8公里,不僅圍堰上栽植野生蘆葦達到了自然景觀效果,觀城塔、觀湖塔、觀鳥塔、休息驛站、東碼頭、釣魚平臺、木棧橋等一大批設施,讓游客可以通過游船穿梭于各景點,在觀湖塔上欣賞濕地美景,在觀鳥塔上近距離欣賞濕地中棲息的各種鳥類,在觀城塔欣賞濱湖新區湖城共生的美景。
為了讓游客更加深刻地體驗巢湖水文化,在觀湖塔旁邊還設有一座面積為64平方米的“袖珍魚市”。到了巢湖開捕的時節,漁民們將漁船直接停靠在魚市旁邊售賣湖鮮,游客可以自由選購新鮮的美味。在水生態公園內投放了相當數量的魚苗,并配套新建12座釣魚平臺,可以讓游客體驗釣魚的樂趣。
濕地公園擎起環湖生態高帆
濕地被譽為“地球之腎”,是自然界最重要的生態系統之一。根據今年1月對外公布的《安徽省第二次濕地資源調查公報》,合肥市濕地總面積為118200.41公頃,居全省第二。我市的濕地資源中,主要分布在巢湖、廬江、肥西、肥東,分別擁有濕地50862.31公頃、18152.91公頃、16880.07公頃和14322、98公頃,占全市濕地總面積的84.79%。
建設濕地公園是濕地資源保護與開發的有力措施。在我省首批試點建設的省級濕地公園中,合肥有肥西三河省級濕地公園、包河區濱湖省級濕地公園、廬陽區三國新城省級濕地公園列入建設計劃,其中三河和濱湖兩大濕地公園便是位于巢湖岸邊。
“目前,作為濱湖濕地公園一部分的巢湖圍堰濕地試驗段已經完工,既保護了濕地資源,又能讓游客參觀游覽。而整個濱湖濕地公園規劃總面積為906公頃,包括巢湖圍堰濕地、濱湖公園、十五里河河口灘涂地,最終建設成為生態治理示范、生物多樣性豐富、整體形象突出的國家級濕地公園。”印象包河旅游有限公司總經理方彪告訴記者。
而三河濕地公園也已在建設中,規劃總面積為9114.6公頃,將打造成集生態保護、科普宣教、生態旅游、科研監測為一體的省級濕地公園。屆時,游客不僅可以呼吸新鮮空氣,乘船賞水鄉美景,還可以自己動手采蓮蓬、菱角,挖藕,跨過環巢湖大道欣賞巢湖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