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東臨碧波蕩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蒼山,形成了“一水繞蒼山,蒼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由南城門進城,一條直通北門的復興路,成了繁華的街市,沿街店鋪比肩而設,出售大理石、扎染等民族工藝品及珠寶玉石。街巷間一些老宅,也仍可尋昔日風貌,庭院里花木扶疏,鳥鳴聲聲,戶外溪渠流水淙淙,“三家一眼井,一戶幾盆花”的景象依然。古城內東西走向的護國路,被稱為“洋人街”。這里一家接一家的中西餐館、咖啡館、茶館及工藝品商店,招牌、廣告多用洋文書寫,吸著金發碧眼的“老外”,在這里流連躑躅,尋找東方古韻,漸成一道別致的風景。 大理古城可以算是全云南外來長住人口最多的古城景區。在很多人眼里這里是文藝青年的聚集地和理想主義者的后花園。
風清俗美的大理,總是十足的熱鬧喜慶又質樸無華。透過大理民俗民風的格子窗,看到的是白族兒女的勤勞智慧,善良包容,就連穿戴也在訴說著向往和品性:以白色為基調的民族服飾,意喻人好“心白”,自然是相對心黑而言,善良高潔慷慨的意思。
三月街的人潮歌海,農歷六月二十五火把節的狂歡、臘月農家喜宴上掐新娘的樂事、四月下旬繞三靈的俗美、八月十五將軍洞廟會“找個敵人當本主”的包容,以及開海節的歌舞升平,劍川石寶山歌會的千年流芳,還有葛根會、花燈會、蝴蝶會、漁潭會、花朝節……讓人目不暇接。
茶馬古道風情游
大理是滇藏茶馬古道上的重鎮,大理州境內的鶴慶、云龍、巍山、劍川等縣,是滇蒧茶馬古道上的重要驛站,那一年的馬幫早已遠去,在漸漸模糊的古道上,亂紅盛滿深深的蹄窩,一年又一年……
大理文獻樓
文獻樓,是大理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始建于康熙年間。由于樓額懸掛的“文獻名邦”匾額,所以被稱為文獻樓,這里是官府迎送達官貴人的門戶。
大理風光
大理的山水溫和雅致,山高而不險,水深而不惡。無論是蒼山十九峰,九溪十八澗,還是洱海萬傾碧波,總是不盡的詩意和柔情款款,最適宜居住的圣地,最和諧美麗的家園。徐霞客曾有這樣的美喻:樂土以居,佳山川以游,二者嘗不能兼得,唯大理得之!大理風光游,攬蒼山洱海于一懷,大美于斯!
妙香佛國
在大理城南觀音塘山門上,如今還懸掛著“妙香佛國第一寺”的扁額,印證著大理古稱“妙香佛國”的歷史。大理佛寺遍地。雞足山、石寶山、水目山等名山佛剎星羅棋布,雞足山更是以釋迦牟尼佛大弟子迦葉守衣入定以待彌勒的地方而聞名于世。崇盛寺、石鐘寺、感通寺、圣元寺、佛塔寺等名寺數不勝數。大理立國316年,傳位22主,有10位國王避位為僧。作為妙香佛國,大理名副其實。
泱泱中華文物昭然,文獻名邦聚合精粹!
風情海岸客棧是大理古城最大型,離古城最近的度假客棧,它完美的把蒼山,洱海,古城串聯在一條最佳直線上,集山景,水色,田園風光于一身。距古城3公里,離蒼山5公里,靠海0公里,它以自身的浪漫特色,美麗風光,獨特建造風格,便捷的交通,和輕松完美的服務,在開業不久就被中國旅游網實地評為中國西南片區最有特色客棧之首,在這個充滿才氣的洱海漁村小憩,你被這里美麗的風光和寧靜氛圍深深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