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在西安舉辦的絲綢之路旅游部長會議暨第七屆絲綢之路旅游國際大會,將迎來超過20個國家旅游部門負責人,也將成為世界旅游業界的年度盛會。會議前夕,記者專訪了世界旅游組織亞太部主任徐京。
絲路旅游:多元共贏的合作橋梁
“絲路旅游”在聯合國世界旅游組織(UNWTO)看來,有何特殊重要的意義?徐京說,“當今世界旅游業的主旋律,無外乎兩個方面:一是讓旅游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二是提高旅游業在各個行業中的競爭力。而這兩個主旋律與絲路旅游發展的預期目標恰恰是高度吻合的。”
“UNWTO如此重視絲路旅游發展,主要是考慮最大限度地彰顯各個國家聯合促銷的合力。”說起舉辦此次會議的初衷,徐京說,單憑一個或幾個國家的推廣,力量顯得太過單薄,而在“絲路旅游”這一個框架、一個口號、一個旗幟下,其力量肯定是不一樣的。
實際上,自1996年開始,世界旅游組織就在不遺余力地推進“絲路旅游”各方的合作與發展。徐京介紹,在“絲綢之路”這一框架下,UNWTO每年在重要國際旅游展會上都舉辦形式多樣的批發商會議、媒體見面會以及為發展中國家搭橋的聯絡會議。UNWTO把絲路旅游作為長期重點培育的項目,并為此成立了專門的絲路旅游項目。目前,絲路沿線已有27個國家作為正式成員參與該項目建設。
這種不遺余力的背后,反映了UNWTO對相關各方實現多元共贏的期待。徐京說,“希望借助此次會議,讓互為目的地和客源地的聯合促銷理念彰顯出更強的合力。”
“最重要的是,期待能夠通過這樣的交流,推動各方在人力資源互通和交流上發揮更大的作用。”徐京強調,尤其是對于亞太國家,近年來長時間、高速度的增長,在帶來可喜的經濟成果同時,也使得發展過程中的一些問題逐步顯現出來,“亞太地區很多國家在旅游人力資源的培訓、教育等方面,已經跟不上高速發展的經濟形勢,希望借助此次會議,積極傳遞各國在這一領域深化合作的信號。”
雙向互動:旅游合作的嶄新內涵
說到此次會議的內容,徐京強調了一個詞“雙向互動”。“絲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之間,互為客源地和目的地的雙向互動、雙向促銷,為各方旅游合作注入了嶄新的內涵。”
作為長期在UNWTO工作并關注絲路旅游發展的觀察者,徐京對比了20年來絲路旅游合作的變化。“20年前主要是陸上絲路沿線各國面向歐美和日本等旅游目的地宣傳絲路沿線旅游資源和產品;而今天,已經不再是一個單向的宣傳了,中國、哈薩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國家,既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成為重要的旅游客源地。因此,UNWTO的很多項目、活動和平臺中,絲路旅游已經從傳統意義上目的地宣傳,轉變為雙向的旅游促銷。”
正如徐京所言,本次大會上,來自西班牙、俄羅斯、白俄羅斯、格魯吉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匈牙利、約旦、韓國等國家旅游部門負責人已確認來華參會,共商推動絲路旅游合作與發展大計。
這種雙向合作,不僅僅體現在旅游資源宣傳推廣方面,更體現在各方吸引旅游投資上。“希望通過這樣的會議、平臺和項目,為各方搭建一個促進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的橋梁。”徐京說,此次參會的各國投資商在絲路旅游投資領域躍躍欲試,“我們鼓勵中國企業利用這個平臺‘向西挺近’,積極參與絲路沿線國家的旅游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
此外,近年來,UNWTO還在積極推動海上絲路沿線各國在旅游產品開發方面的合作。“在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柬埔寨、印尼到印度、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再到東非,這條線路上留下了很多絲路文化遺產,并由此產生了大量旅游潛在產品,希望海上絲路相關各方也能夠進一步推動旅游產品開發和宣傳工作,為絲路旅游注入更加豐富的內涵。”
中國力量:絲路旅游的增長引擎
談及此次大會之所以選擇在中國西安舉辦的原因,徐京用了兩個“眾所周知”:“眾所周知,西安是古都,也是古代絲路的重要源頭之一;眾所周知,中國是絲綢之路的源頭,近年來經濟形勢和旅游市場蓬勃發展,成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這些共同構成了舉辦這樣一次會議的絕佳時機。”
實際上,在西安舉辦此次會議,UNWTO已經籌劃了近4年時間。徐京說,希望利用中國蓬勃發展的經濟形勢,把旅游、絲路和中國作為世界經濟的新引擎結合起來,發揮中國作為絲路旅游的引擎作用。
徐京表示,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在世界經濟和旅游業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是作為中國旅游主管部門,中國國家旅游局歷年來都是UNWTO絲路項目的重要成員國之一,為絲路旅游項目賦予了新的內容,也為其他絲路國家的發展起到示范作用。
“一帶一路”政策上升為中國的國家戰略,無疑將為世界絲路旅游發展帶來嶄新的機遇。對此,徐京表示高度贊賞,“‘一帶一路’戰略的提出和貫徹實施,必將為UNWTO持續推進了20多年的絲路旅游理念和項目注入新的發展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