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以來的多項數據顯示,香港旅游、住宿等服務行業的業務收益以及零售業銷貨額均出現下降,旅游業疲態逐漸顯露。面對困局,香港特區政府和旅游業界多措并舉,力求提振市況吸引更多游客。
香港特區政府統計處10日發表了各服務行業在今年第二季度的業務收益數據,其中旅游、會議及展覽服務界別的業務收益同比下跌4.2%,住宿服務業出現10.9%的明顯跌幅。香港旅游發展局的數據也顯示,上半年訪港過夜旅客人次同比下跌3.8%,內地、短途、長途及新興市場的過夜旅客全線下跌,跌幅為2.6%至5.9%。
在香港多個知名景點如迪斯尼樂園、太平山頂、杜莎夫人蠟像館等地,今年6月至8月的旅客人次均跌逾10%。
作為內地游客的熱門目的地之一,香港海洋公園7至8月期間的整體游客數字更下跌約15%。公園營業及市務執行總監李玲鳳表示,由于外圍經濟環境不明朗,加上人民幣匯率下跌,使得外地旅客減少來港,造成海洋公園整體入場人次下跌,其中以內地旅客跌幅最大。
記者9日在香港海洋公園看到,與以往人流如織的景象不同,游客人數確實有所減少。不少游戲輪候時間不足20分鐘,有的甚至可以隨到隨玩。一位在機動游戲“滑浪飛船”服務的工作人員說,暑期內地旅游團少了很多,以前排隊長龍會繞幾個彎,現在只有幾位客人等待入場。
對于游客數量下跌,香港特區立法會議員姚思榮分析說,除了外圍經濟狀況和香港旅游資源的匱乏外,所謂的“反水貨客”行動也讓很多人擔心香港不是好客之都,引起了大家對香港的負面感受。
面對困局,香港各界多措并舉,力圖提振目前較為低迷的市況。特區行政長官梁振英9月初表示,來自內地及國外的旅客人數持續下跌,影響到與旅游相關的、包括酒店及零售等行業的生意,而旅游業是提供就業機會的重要產業,因此特區政府一直不遺余力推廣香港旅游業,但同時也呼吁社會各界共同維持香港作為好客城市的形象。